各二级学院:
为全面贯彻“以学生成长为中心,以教师发展为根本”的办学理念,将“国家安全教育、思想道德教育、形势与政策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劳动教育、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”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经研究决定,2024级各专业的国家安全教育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形势与政策、心理卫生与健康、劳动教育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6门课程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课程教学模式
劳动教育课采用集中实践的形式,开设于第1或第2学期。根据安排,分三个校区,不同班级轮流一周开展劳动教育课。其中2课时用于劳动纪律、安全、精神方面的教学,其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。
国家安全教育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形势与政策、心理卫生与健康、劳动教育及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5门课程开设于1-6学期。其中“国家安全教育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形势与政策”课每个学期每个班1个课时的讲座;“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、心理卫生与健康”课每学期每个班2个课时的讲座。讲座由辅导员以班会的形式开展,一般安排在晚自习时间。
二、课程教学安排
劳动教育由劳动教研室负责统筹安排(联系人:谭敏娜 )。国家安全教育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形势与政策、心理卫生与健康、劳动教育及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5门课程新增的讲座课时,由各二级学院负责总体安排,并报国防教育教研室(联系人:王博)、德法教研室(联系人:肖敏勤)、形策教研室(联系人:魏菊枝)、心理咨询教研室(联系人:杨长华)、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教研室(联系人:彭海蓉)审核、汇总。
劳动教育课从10月14日起开始安排教学,其余5门课程的讲座安排二级学院应于10月18日前交相应教研室。
各教研室汇总完毕后统一报备到教务处。
三、授课要求
1、各课程所在教研室制定每学期课程计划,明确讲座时间和主题。辅导员根据课程计划,需提前撰写详细教案,包括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,确保教学质量。
2、成立备课小组,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。备课小组定期召开会议,讨论教学进度、问题和改进方案。组织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课程,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,特别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。辅导员教案需经过备课小组审核通过方可实施教学,确保符合教学要求和标准。
教务处 学生工作部
2024年10月10日